Search

那些公司亂花的廣宣費用...
.

說到為什麼我真心感謝A/B測試以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那些公司亂花的廣宣費用...
.

說到為什麼我真心感謝A/B測試以及測試學習,就要從我第一個工作的記者會說起。

第一個工作是在間創業公司,小編兼PM、公關兼業務、會計兼人事、老闆兼創意... 你說老闆兼創意也未必有錯啊,人家可能是創意文案出身,專長洞察人性,文案的美那種。恩...並不是,我們那時候老闆是投資公司高管,專長是財務與投資。

高管,當然是術業有專攻,在自己的領域非常專業才做得到那個位置。但不管是靠哪類專業賺錢的,對花錢通常也不會手軟,尤其是自己熟悉方法的花錢,尤其是第一次創業。很難做到在原公司習慣用公司發的萬寶龍,創業了卻只用五元一隻的原子筆。

所以我們的首發記者會,就是花了近八十萬元,在中山北路的五星級飯店,記者會上老闆一個豪氣發作,宣佈我們的首發活動要送出『美國遊學一週含機票食宿』,又一個十五萬元的規模開銷,光開個站就花費近百萬!(我到現在還記得,可見多心痛。這不是一線品牌或一線公司規格吧,至少是口袋裡要有一線公司的財力後盾那種)

花了近百萬元,還不是四捨五入的近百萬元,是真的近百萬。那也要有相對應的曝光吧?公關公司事後做的結案報告,的確可以說有破百萬的曝光。但是這是有意義的百萬曝光嗎?

送美國遊學一週跟送美加補習班上課一週的曝光比,真的有好十倍嗎?

(說到百萬曝光,當年只要把媒體報導的版位都換算成報紙廣告的牌價就好了,問題是誰會用牌價買報紙廣告啊。還有誰會看報紙上社群網站啊)

每個產品有自己的咖位以及對應這些咖位會有的位置,還有能動用的資源等等。我這麼多年慘痛學習是,曝光可能可以幫助你往上一層樓,但不會讓十九線小產品忽然跳線變A咖。

回到當年的創業公司,我剛提的畢竟只算『意見』。一般人用意見跟老闆吵是吵不贏的,畢竟他背負了比我們大的風險與責任,當然他的意見可以有比較大的聲量。

但如果是用事實呢?例如在活動前分兩個地方投石問路,分別用不同的獎品(美國遊學一週跟美加補習班上課一週),看看設定指標(獲得的不重複真人迴響?轉介數量?拿錢出來報名參加活動的人數量?)是否有差異。也許美國遊學一週真的好得不得了,問題不是獎品,而是缺乏足夠的暖身曝光?

測試學習的好處,是我們會有事實,還有至少可以基於事實討論,而不只是意見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個人的讀書會,讀出想法、讀出樂趣、讀出溫度
View all posts